2022年4月24日,《合肥市2022年度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印发实施。现将《合肥市2022年度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》主要内容解读如下:
一、出台背景和依据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、市政府“稳就业”“保居民就业”决策部署,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,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,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,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持续保持稳定。
2022年3月8日印发了《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2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》(皖办发〔2022〕6号),为保障我市就业促进工程顺利实施,结合我市工作实际,制定了《实施方案》。
二、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
通过实施“互联网+社区智慧就业”新模式,求职者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优质服务,随时接收新的岗位信息推送,实现了“千人对一企,千企对一人”双向对接,极大提高了岗位信息和求职信息双向传播速率;社区三公里”就业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就业“最后一公里”,帮助企业与求职者实现高效对接、精准匹配,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、用工急的迫切需求,又有效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、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就近就业,使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更接地气,让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更贴民心。
三、研判和起草过程
为办好省定民生实事,扎实推进项目实施,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,2022年4月,我局启动《实施方案》起草工作,在广泛征求了各县(市)、区(开发区)人社部门意见基础上,并报局长办公会审批后,制定了《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》,该方案明确总体目标,将各项具体任务进行分解落实,并对就业促进工程的实施进行了周密安排。
四、主要内容
(一)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兜底计划:在全市每个县(市)各选择5-6个社区试点推广“三公里”就业圈,通过购买服务方式,强化就业服务对接,逐步建立“三公里”就业圈工作制度,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,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。
(二)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帮扶计划:全市组织2721名毕业前6个月的高校学生、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其他16-24岁失业青年等,到企业参加3-12个月的就业见习,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。
(三)求职用工精准对接计划:全市组织招聘会不少于1070场次,服务企业不少于18100户次,达成意向数不少于21150人次,促进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技能人才等各类求职者就业,缓解重点企业“招工难”等问题,助力“双招双引”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,服务“提质扩量增效”行动计划,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搭建对接平台,促进供需精准对接,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。
(四)高质量就业技能提升计划:全市组织技工院校招收不少于19500名初、高中毕业生等适龄青年进行新技工系统培养,将其培养为合格的中、高级技工,实现技能就业、高质量就业,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。
市人社系统2022年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指导思想、目标任务、实施内容和保障措施四个主要方面。
五、保障措施
一是强化政策宣传。县(市)、区(开发区)全面梳理就业政策,创新宣传方式,分级分类创建就业政策库。二是优化目标绩效管理。明确责任分工,确定就业促进工程责任人和联系人,加强监督。三是规范资金管理使用。县(市)、区(开发区)规范就业资金管理、加强风险防控工作,通过自查抽查,交叉检查、第三方检查等方式,排查就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。四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。市人社局将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成效纳入县(市)、区(开发区)就业工作绩效评价体系。
六、创新举措
一是试点新模式。围绕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匹配,聚焦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不对称等难题,首创“社区三公里”就业圈就业新模式,探索社区智慧就业新路子,由运营机构负责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,社区力量配合宣传,求职者只需手机扫码填报意向,即可实现与社区附近小微企业发布的岗位精准匹配。二是搭建新平台。利用“互联网+”“云计算”“大数据”智能信息技术构建社区智慧就业平台,设置以“社区快聘”“社区招聘管理服务”“社区E聘”三大就业功能端为支撑的智慧就业系统,大力推进社区居民应用宣传和用工单位岗位一网标注两项重点工作,破除供需壁垒,促进社区居民“家门口”就业。三是拓宽新渠道。开发“社区快聘”个人客户端,并上线微信小程序,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就业服务。
七、解读联系人和联系方式
1.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兜底计划
联系人:程娟 联系电话:63536163
2.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帮扶计划
联系人:汤复寿 联系电话:62729891
3.求职用工精准对接计划
联系人:盛敏理 联系电话:62729920
4.高质量就业技能提升计划(新技工系统培养)
联系人:赵楠楠 联系电话:63536350